
在疫情导致机构现金流极不稳定的背景下,做好成本管理堪称口腔诊所的生命线。
口腔机构成本管理就是对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核算、调节和监督,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减低成本的途径。
一般而言,口腔机构的成本项目包括设备材料成本、房租物业成本、营销成本、风险控制成本和隐性的时间成本,但占比最大的还是人力资源成本。
由于牙医资源的稀缺性,机构要想吸引到优秀的口腔医生,必然要开出有一定吸引力的薪资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机构对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就没有主动性。
口腔诊所的成本控制从开业筹备阶段就要开始,并且会延续于机构经营的各个阶段。成本控制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口腔机构管理水平的高低,如何做到既不因过度节流而影响业务和人才队伍稳定性,也不无视收支健康而赔本赚吆喝,是所有口腔高管都需要深思的课题。
口腔机构优化人力资源成本支出,打造稳定可靠、技术优秀和积极进取的机构人才队伍,有必要科学掌握以下几大原则:
1、人力成本占比不超过业绩的1/3
这个原则在开始创业前建立财务模型时就要考虑进去,并依照此比例做利润测算。人力资源成本超过预期业绩的1/3,容易造成沉重的现金流负担,一旦机构停诊歇业,固定的人力资源成本就是小型诊所难以承受之重。
毕竟,获取外部融资对个体小型诊所来说很不现实,一旦现金流中断,就面临倒闭和被收并购。

2、诊所人才队伍扩张要适量适度
口腔机构的人才队伍要随着业务量的增长而渐进式扩张,而不是在开业初期就一股脑全部雇佣到位。
口腔机构开业初期要先做好流量业务和盈利业务,在锤炼人才队伍的忠诚度和稳定性的同时,筛选出不符合机构价值观的员工,从而保持人员优化和引才招新同步进行。
简而言之,口腔人才请神不易送神更难,要做好机构成本控制,创业初期人才队伍宁缺毋滥。
3、合理设定基础工资和绩效奖金比例
与其给员工画大饼,不如给他一份数字详细、目标明确的考核绩效表。按照民营医疗机构薪酬规划科学,口腔机构中医护的基础薪资和奖金绩效应设定大致在1:2的比例。
假设诊所护士的月薪在5k-7k不等,由基本工资和绩效组成,假设6k的月薪,按照1:2的比例,2K是基本工资,4k是绩效。
4、医护排班的科学性和灵活度
机构渐进式的人员数量增加,既是为了消化业务量的增长,也会考验医护排班和人员组合的科学性,此时“灵活排班,有利业务”就应该是核心排班原则。
一是人员搭配。技术强的和情商高的医护组成一队,能使得团队效能得到最大化体现,这对提高顾客满意度和提升转介率都会有潜在利好;
二是根据顾客流量进行人员调配,在机构停诊歇业时可以和大部分员工协商减薪留职,在复诊客流量暴增时及时增加医护排班,适应机构业务量的变动。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zibang.com/9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