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股创业公司需要注意什么,创业型公司要不要去工地?

我们公司曾经招了一名设计师,北京西城的土著,未婚,胖墩墩,面试的时候看着挺面善,而且才能和薪资都挺“顺着”公司的要求。然后他顺利入职公司进入试用期。结果,每天上班开着宝马7系,停车费抵得上他半个月工资;碰到车辆限行日,他就提前网上预约专车送他回家!公司是早九晚六上班,他是每天下午5点半就关闭电脑,打开手机,等待下班!而且,他向公司申请报销他的停车费、油费、专车接送费!周末,我们去一个大型购物中心做活动,他不接受工作日调休的安排,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还要报销他开车的停车费、加油费……当然,周末的那个活动我们也没有叫上他!然后,我们也很快辞退了他,试用期不到两周时间!

我们也曾招募一个人事行政助理,北京本地女孩,看着瘦瘦弱弱,很胆怯的样子。入职不到半年,她说结婚了,而且是“奉子成婚”。然后一大堆医院单子开出来,千万般理由,就是在家休养,一个月来公司两次还要求着她来,工资还得照给!等到小孩出生,她第一时间办理了生育报销,然后又是各种休产假、休养……整整两年时间耗下来,最后老板逼着没办法,给了2N的补偿金,好说歹说,让她主动离职了!

我们曾碰到过很多次这种类似的情况。每次当公司碰到经营困难时,本地户籍员工离职率最高、跑得最快!

有一个规律:

1、 家庭条件越好、自身能力越强的本地户籍员工,跑得最快;

2、 家庭条件一般、自身能力普通的本地户籍员工,往往是“骑驴找马”,先找到了更好的下家,然后再潇潇洒洒地“飘身而去”,不带走一片云彩!

3、 家庭条件较差、自身能力较差的本地户籍员工,往往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就一直赖着,不走。要么公司给补偿金,要么公司每个月正常发工资、给休假、给福利,拖延到了合同期结束,最后公司要么续签合同,要么还要给一笔补偿金才走!

作为一名职场员工,我们是挺羡慕他们的;

作为创业者、创业公司,我们是很委屈、很无语的!

创业公司,尤其是初创公司,不要招本地户籍员工!

“惹不起,就要躲得起”!这是每个创业者必须谨记的!

创业公司尽量招外地户籍员工,不要招本地户籍员工!

原因很现实:

1、 跑得快!创业公司风险大,招个员工不容易,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很大。但是本地户籍员工神通广大,最关心公司的经营状况。公司稍微有个风吹草动,本地户籍员工立马就逃之夭夭;创业公司不仅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去重新招人,而且还需要缓解留下来员工的疑虑,相当于是“在公司火烧眉头之际,本地户籍员工还给添了一把柴火”!

2、 要求多。本地户籍员工先天性的地域优势心理,各种工资、社保公积金、福利津贴、休假产假、加班工资等一清二楚。创业公司如果按照央企国企提供那么好的福利待遇,可以说99%的创业公司首先就死掉了!根本活不下了!创业公司只能参考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做法,“低底薪+高预期”延迟满足感!

3、 不适应。本地户籍员工、尤其是自认为有一些能力、有一些家境的员工,不能适应创业公司的节奏和压力,本身创业公司的风险大、不确定性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裕者更适合于稳定的环境中!创业公司与本地户籍员工,大概率是“有缘无分”!

4、 养不起。创业公司提供的是“低底薪+高预期(高期权)”,创业公司的员工需要有延迟满足感,或者是本身能够接受现阶段的低薪资、不稳定状态。创业公司养不起本地户籍员工!

外企、央企国企和体制内出来的创业者、HR,以及富二代创业者,很多时候喜欢招聘本地户籍员工。这与每个创业者的经历、喜好、感觉息息相关!

但是,从创业本身来说,招募本地户籍员工无疑是一个非常不好的选择;尤其是对于初创公司来说,更是如此!

特别说明两点:

1、 创业公司发展大了,稳定了,有较好的薪资待遇了,可以陆续招聘一些本地户籍员工。这个时候,创业公司才有“本钱”!比如说,创业公司上市了,独角兽了,B轮C轮大额融资进来了,公司马上就要辉煌腾达了……

2、 如果你在三四五线城市创业,本地员工占据绝大部分,那么建议你尽量多招当地“苦大仇深”、远郊农村户籍的本地员工,不要招那些城市核心区域的“富裕家庭”员工!

北大毕业,连续创业者,2家创业公司联合创始人,第一家A轮融资几千万后被上市公司收购,现在第二家创业公司已经完成A轮数千万融资。20多年创业管理,兼做富二代创业咨询、中青年创业咨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zibang.com/9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