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网红就像是一盘“大杂烩”,为了掌握“财富密码”行为越来越让人迷惑。他们似乎只要可以赚钱,任何没有底线的事情都可以做得出来。
前有“假名媛”打头阵,后有“佛媛”化斋。“爱国”也成为了素材,不禁让人唏嘘不已。这一切并非是社会发生了改变,而是人心发生了变化。评论区的众嘲更像是在“打脸”。

抗洪抢险和奥运会后,不少人的爱国情怀被全面激发,整个网络的气氛中都是一些爱国的言论。人们也愿意为这些作品点赞,这似乎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问题。
然而恰恰有这样的一群人“鱼目混珠”,让“爱国”成“流量生意”。这展现出来的并非是一种情怀,而是蹭热度之后的“野心”。

把爱国当借口挑起事端
各种文案出现在公众的面前,渐渐地会发现似曾相识,只是视频中的人物不同,大致上都是一个文笔。这些人为了走红煞费苦心,他们大致上有三种套路。而在这3大套路之下,爱国成了生意。
第一是制造地域矛盾,这群人会用地方搞事情。类似于“全国人民都在救援郑州,但是我们就没有得到帮助,但是独立自强会自救”,看似非常励志,无形中让地域之间的矛盾加重。

随着两地人民争辩,渐渐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流量自然而来。而平台方却任由事态的发展。我们知道,谁的声音大,并不代表这件事情有理。哪个地区的人争议性比较高,也不代表正确。
要知道争议是流量最好的“工具”。按照某些平台的制度来看,只要有流量就代表有收入。虽然钱不多,但是足以将火越拱越旺。

毕竟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虽然众人素质提升了很多,但是这种行为并不是善举。五十六个民族本应团结一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此时挑起事端真的是在“爱国”?
表面上没有违反任何的规定,但不少人加入到这个队伍里都名利双收。其中的利害关系,理性人非常明白,值得众人三思后行。
第二种是制造群体矛盾的人。他们最擅长的事情就是道德绑架,将男女对立,围绕这样的素材,展开一系列的创作。救援中人人平等,但是总有人说都是一些男人、女人没有享受到福利,加以渲染和深化。

还有人觉得富人区不用救援,物资不需要抢救,应该前往那些贫困的地方。本是一桩善事成为了“较量场”。
物资和发言人没有任何的关系,与救援队的方案也没有任何的关系。挑起不必要的群体矛盾,让贫富出现争论,这是一种什么行为?
要知道这些物资都是知名企业家捐赠,也属于富裕的一方,这样的言论寒了多少人的心。有想法是一件好事情,不应该用在“博眼球言论”上,挑起不必要的纷争。

在这就是“戴高帽”标签分化。知识分享是为了增进见识,有些网红仅仅只是分享日本的文化,将所见所闻介绍给同胞,便让许多人起气愤不已。在这样的风气下,“爱国”风迎来了高峰,衣服以及口罩等商品,都出现了五星红旗的字样。
中国红成为了一个代表,不少商家将生意的目光,放在了五星红旗上,他们将其制成了口罩之类的物品。

要知道作为日常用品,也许会一不小心掉落在路边,此时如果有人踩踏,势必会掀起一阵斥责。最终成为了舆论风口浪尖讨论的话题。真正的敬爱应该放在内心,而不是借用“爱国”赚取利益。
把爱国当做“流量生意”
同样,短视频中也出现了类似的关键词。不少博主为了得到点赞,获取流量的扶持,文案的标题都是“爱国”文案。

内容就像商量好了一般,开头都是一些遭遇,心中温暖的事情,标配的警车永远都在。这些人民子弟兵也成为了博眼球的角色。神圣的职业被亵渎,不知道官方人员作何感想?
有些博主为了“另辟捷径”直接将地点更换为“中日边境线”,很多人看到这样心中都很亢奋。历史的伤痛每个人铭记于心,这些人为了“流量”无下限的行为让人不耻。
同时也引起了很多理性观众的探讨。想要表达“爱国”有很多种方式,真实发生的事情是一种感慨,大批量的营造人设就是一种“耻辱”。

在本土拍摄短视频,是否考虑过影响和他国的感受。借用文字的力量内涵,典型的一种“高级黑”。爱国是一种内心真挚的情怀,不应该成为流量的“财富钥匙”。
一个剧本不同的人演绎,这样的行为,让当代年轻人感觉到脸上无光。钧正平表示要坚决抵制“假爱国”行为。

出发点是利益,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流量变现。这是一个污点,应该坚决反对,没有任何辩解的余地。同时我们也要治愈这种损伤,保护真正爱国的人,给那些以“利益”为目的的群体一个警钟。
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视频平台应该积极配合,群众应该理性地分辨,进行监督维护网络这片净土。


面对短视频的诱惑,有的人越陷越深。所以社会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三观,需要每个人承担起责任。反之,会影响下一代的格局。
将学业搁置在一边,不利于家长的管教。毕竟网红圈中,越来越多孩子的身影出现,成为了“财富密码”的核心成员,这是谁的悲哀?

结语
收入上的落差如此大,对人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没有任何的才情,仅仅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挑起事端,各种PK连线,一场直播下来收入可观。
试想大学生寒窗苦读,出国深造都是为了生活,还不如网红的一场秀,心中作何感想?每个人都觉得是时代在改变,人心何尝不是,照此下去未来会是什么样子?这种落差下,这种风气下,是否真的有助于推进时代进步。对此你们怎么看?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zibang.com/6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