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类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不管是出于饮酒作乐的目的,还是为了一醉解千愁,喝酒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常态。当然,酒也有非常多的种类,白酒的度数比较高,通常出现在一些比较重要场合。如果是作为休闲目的来说的话,啤酒是大多数年轻人的热爱。尤其是夏天的到来,啤酒和烧烤成为了人们最喜欢的搭配方式。

就我国来说,啤酒的品牌也是多种多样,有一些啤酒的品牌地域性特别明显,也有一些国内的啤酒品牌畅销全国。只不过,很多看起来是国产的啤酒品牌,其背后却是由外资控股的。据了解,我国有将近50%的啤酒市场是有外资占据的,曾经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些品牌也逐渐走向没落。那么,究竟是哪些辉煌一时的国产品牌,最终被外资掌握了呢?
啤酒其实并不是中国的本土产物,它起源于埃及,由德国人真正地传到全世界,而中国是在19世纪末才被传入啤酒这一种产品的。

当时,人们对于外来产品抱有新鲜的态度,并且啤酒的口味也比较独特,所以国内的老百姓也曾一度喜欢上了啤酒,只不过当时我国所售卖和生产的啤酒几乎全部都是外资控股建厂的。直到后来由于战争的影响,德国生产的啤酒运输不到我国,所以国产的啤酒才开始出现。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啤酒的发展也并没有什么突出之处,直到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让国产的啤酒达到了发展高潮。当然,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创的啤酒品牌,并且生产啤酒的工厂以及贩卖啤酒的商家比比皆是。

种类繁多的啤酒品牌纷纷涌现,让啤酒这一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青岛啤酒在激烈的竞争中依旧脱颖而出,成为了我国第一个上市的啤酒品牌。当然,中国广阔的啤酒市场以及其背后的发展潜力也逐渐让世界其他国家注意到了,所以在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我国与国际的日益接轨,外资企业也不断进入中国展开贸易,外国的啤酒品牌也借此机会不断涌入中国市场。
只不过最开始的时候,外国所生产的啤酒在口味方面并不符合我国老百姓的饮食习惯,再加上外来啤酒的售价也是比较昂贵的,所以外来的啤酒品牌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销售的受阻也并没有让外资企业就此放弃中国的啤酒市场,为了打压国产的啤酒品牌,在资本的引导下,通过恶性竞争,使得国内的很多啤酒企业经营变得非常困难。当国产的啤酒品牌面临经营困境的时候,外资企业也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开始收购国产啤酒品牌,继而逐渐掌控我国的啤酒市场。那么,时至今天,我国究竟有哪一些啤酒品牌在背后是有外资控股的呢?
其实,从整个市场的发展中就可以看到,但凡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给产品的取名就十分的中国化,所以,那些看起来像国货的品牌或许是由外资控股的,相反看起来是洋货的品牌,实际上可能是真的国产品牌。

比如说哈尔滨啤酒,网红啤酒,新疆大乌苏以及重庆啤酒等,这些看起来都是以中国境内的地名命名的。在面对消费者的时候,也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亲切感与信赖,但实际上,这些品牌无一不是由外资控股的,真正的老板是嘉士伯和英国的百威英博。
或许有一些人会有所疑问,我国的啤酒行业曾经也是一片欣欣向荣,虽然竞争激烈,但是在大型和中小型啤酒厂的竞争中也一直是较为良性的发展。那么为什么这样的局面会逐渐被外资打破呢?

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的本土啤酒产业中,所涌现出来的啤酒厂商是非常多的,也有一些知名的啤酒品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但就总体环境而言,很多啤酒厂的背后都是小规模的经营,并没有强大的资本作为支撑。所以这些中小型的啤酒厂如果因为资金或者经营发展而出现困境,那么就会给外资企业营造可乘之机。

结语:
从总体上来说,外资企业的进入,使得中国的啤酒行业的竞争情况变得更加激烈,而外资对于国产品牌的控股,也使得这些品牌在价格战中具有更充分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属于中国本土生长的国产品牌,其发展空间和经营都会面对更多的困难。如果这一情况不得到实际的改善的话,那么可能中国的老百姓很难再喝到属于自己品牌的啤酒了。
今日话题:你喝的啤酒,竟是“伪国产”?往日民族品牌,为何成为外资囊中物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zibang.com/5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