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第一次大爆发是在,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次大爆发是在?

说到互联网,已经是小伙伴们每天生活、工作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

不过,或许很多小伙伴都不太清楚,不论是通过蜂窝网络、Wi-Fi还是有线网络上网,最后都会接入到同一个大的网络中,这就是骨干网。

可以说,骨干网是互联网中最基础的一个部分,它的重要性自然也不言而喻。

我国的主干网建设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这过程中,也遇到过不少波折和难关。正是无数电信人辛勤地付出,才让我们能够顺利进入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了解世界。

骨干网是什么,为什么上网离不开它?

要想了解作为互联网基础的骨干网是如何建设起来的,首先就要了解骨干网是什么。

骨干网也称作核心网,英文全称是Backbone Network。在网络还在研究阶段时,它的雏形就已经被建设出来,并成为至今仍在使用的分层结构模型的鼻祖。

作为互联网的基础,骨干网的作用就是将各个网络连接在一起,使不同的区域网络或子网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换。

中国互联网第一次大爆发是在,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次大爆发是在?

在日常使用中,有时也会将连接几个小规模局域网的网络称之为骨干网,但一般而言,人们所说的骨干网都是连接各个城市、不同数据中心的重要基础设施。

小伙伴们可以大致将骨干网看作是连接城际的高速公路。当我们将一则消息发给远在异地的朋友时,这条消息就会通过市区道路“驶上”最近的那条高速公路,到达目的地数据中心后通过当地的市区道路分发给朋友。而这条高速公路,就是骨干网。

中国互联网第一次大爆发是在,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次大爆发是在?

延时摄影下的高速公路还真有点网络的感觉

也难怪曾几何时会用“信息高速公路”一词来指代互联网,更有一款知名的下载软件被命名为“网际快车”了。

其实严格来说,骨干网并不是“交换不同区域和数据中心的网络”的统称,而是由有资质的运营商独立建设、运营和维护的。以国内为例,骨干网是由国家批准的运营商建设的、可以直接与国外连接的互联网,其他运营商就需要接入骨干网来提供相应的网络服务。

这就意味着有几家经过批准的运营商,就会有几个骨干网,而不同运营商之间的骨干网则由互联网交接点(IXP)连接在一起。

中国互联网第一次大爆发是在,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次大爆发是在?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不同骨干网连接还不成熟的时代,网友们编造出了不少段子吐槽不同运营商网络之间的互通情况,如“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电信,而你在网通。”

在波折中建设,国内骨干网的建设从这里开始

熟悉中国互联网历史的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我国第一次通过互联网与世界联系,要追溯到1987年。

在那天,北京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的钱天白教授,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是这样的: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越过长城,我们能到达世界的每个角落。)

中国互联网第一次大爆发是在,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次大爆发是在?

然而,当时这封邮件的发送路径相当曲折。邮件发出之后,首先经过意大利公用分组网(ITAPAC)设在北京一侧的PAD机,传输到意大利本土的主网,之后再通过德国的DATEX―P分组网到达邮件接收方所在的卡尔斯鲁厄大学。

这封9月14日发出的邮件,一直到9月20日才成功发送。

中国互联网第一次大爆发是在,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次大爆发是在?

互联网技术被列入“新中国65年十大引智成果”

这封邮件的意义非比寻常。根据官方提供的资料,这封邮件是在中德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由自行搭建的邮件系统发送的电子邮件,不仅代表着中国正式接入国际计算机网络,同时也突破了美国对我国在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技术封锁。

尽管我国的互联网发展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面临重重阻挠,但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和相关专家却敏锐地意识到计算机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的期望,也激励着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不断突破。

1988年初,当时的中国邮电部正式建成了国内第一个X.25分组交换网CNPAC,覆盖了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多个主要城市。

中国互联网第一次大爆发是在,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次大爆发是在?

X.25是早期的网络协议

从这一年开始,计算机国际远程连网、国际电子邮件应用的开通、中国研究网与德国研究网的互连,一系列连接的建立不断推动着中国互联网建设的步伐。

但是,这些连接都只是间接连接或单一功能的连接,在当时,完整接入国际互联网(Internet)却需要美国人的点头同意。

从1990年开始,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的胡启恒院士多次向国际互联网核心骨干网的控制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提出连接到国际互联网的要求,但均因“政治原因”无功而返。

到1993年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项目(NCFC)正式联通中科院院网、清华大学校园网和北京大学校园网之后,接入国际互联网的需求更加紧迫。

中国互联网第一次大爆发是在,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次大爆发是在?

胡启恒院士获得中国计算机协会终身成就奖的页面

在1993年美国以苛刻的要求同意建立专线连接之后,1994年4月初,胡启恒院士再次代表中国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重申接入国际互联网的要求,直到此时,美国人才最终点头认可。自此,中国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的所有阻碍全部扫除了。

此后,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步入了正轨。当年的4月20日,NCFC接入国际互联网的64K国际卫星专线正式开通,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一个月后,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中国国家顶级域名,即CN的服务器设置,将CN顶级域名服务器带回了国内。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骨干网的建设就被提上的日程。除了在NCFC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中国科技网(CSTnet)以外,在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之后不久,当时的邮电部电信总局就与美国商务部签订协议,正式启动了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的建设,这,就是小伙伴们所熟知的ChinaNet

中国互联网第一次大爆发是在,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次大爆发是在?

1996年1月,当时的电信总局正式开始向全社会提供国际互联网接入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电话、DDN专线和X.25等方式上网“冲浪”。这宣告了中国互联网民用时代的开始。

或许有很多小伙伴都没有经历过电话上网的时代。在当时,电话线上网需要经过一系列“漫长”的操作,不仅每次都需要重新登录,在上网时电话也无法呼入。更重要的是Modem会发出刺耳的声音,让半夜起床偷偷上网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中国互联网第一次大爆发是在,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次大爆发是在?

当时的“猫”非常简单

再加上电话线上网是按照时长收费的,这让小黑没少挨家长的老拳。

虽然通过电话线上网有着这样那样的局限,但对互联网的普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人的上网生涯就是从一根细细的电话线开始的。

扯得太远了。

差不多同一时期,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和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这两个骨干网也开展了紧锣密鼓的建设,并最终形成了最初的四大骨干网格局,并在1997年12月实现互联互通。

中国互联网第一次大爆发是在,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次大爆发是在?

此后,我国的骨干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断建设、完善。时至今日,已经是拥有多家骨干网运营商、十多个全国骨干网(包括专用骨干网)的庞大互联网系统。

当我们随时随地都能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甚至在雪域高原、长江天堑都能与世界无缝链接时,依然不能忘记为国家的互联网建设辛勤付出的人们,从无到有、从有到好,都离不开他们的汗水和泪水。

图源:Pixabay、相关官网图片、百度搜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zibang.com/15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