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答题拍照网页,百度答题拍照网页版?

“手机拍一拍,答案马上来,写作业其实并不难……”近日,海口市琼山华侨中学学生陈强(化名)对记者说。陈强完成暑假作业《暑假乐园》时,遇到一道“拦路”的数学题。想了半个小时依旧无果后,他打开手机,用一个“拍照搜题”App查到答案和解题方法。据了解,许多中小学生都用过“拍照搜题”App。与之相伴的,是持续不断的争议:此类App到底是帮助孩子学习,还是助长他们的惰性?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认为弊大于利的占了多数,这样的结果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毕竟,关于“拍照搜题”App的争议由来已久,去年12月教育部曾要求“拍照搜题”等作业App进行整改,暂时下线“拍照搜题”类作业App,明确整改到位并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方可恢复备案,未通过审核的撤销备案。如今,多款“拍照搜题”App都能正常使用,许多App安装完成后,都会提示用户在学生、家长、老师这几种身份中进行选择,并提供相应的服务,只是在尝试中“家长模式”形同虚设。

显然,“拍照搜题”App整改还不到位,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继续督促落实。只不过,任何科学技术进步都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好处或方便的同时,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拍照搜题”App也难以幸免,在享受其带来的便利和指导作用时,若使用不当也会成为一种负累。因此,在争议App利弊的同时,更要正视引发争议背后的真问题。

比如,在使用“拍照搜题”App过程中,老师、家长尽到监督引导责任了吗?App只是工具,并不具备监督和引导功能,最终还得需要学生学会自律,家长和老师尽好监督责任,鼓励学生独立自主思考,充分认识到在解题过程的思考和思维训练,这些远远重于直接获取答案。再如,是什么使得学生越来越惰化思维能力,又是什么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甘愿选择直接从App获取答案?而这,恐怕不得不从“双减”角度进行反思: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否过多了、过难了,布置的作业是否过于依赖教辅和答案了?

应试教育观念由来已久,虽然我们已经大力推动“双减”工作,但观念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体现在作业布置上自然更加明显。若非作业布置存在一定的问题,缺少对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的主动引导,又怎么会使得学生依赖于“拍照搜题”App?因此,在争议于“拍照搜题”App的同时,必须重新审视我们的“双减”真的到位了吗?应试教育观念彻底抛弃了吗?

比起对“拍照搜题”App的担忧,我们更需从“双减”和素质教育入手破题,一方面要继续推动落实“双减”,真正减轻学生负担,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作业布置的质量和科学性,多布置一些开放性、探索性、实践性、跨学科的作业,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更加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让他们逐渐跳出“唯结果论”“唯答案论”的泥潭,如此才能让“拍照搜题”App发挥应有的辅助作用。(新海南评论员 肖时平)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zibang.com/15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