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卫视的《你会怎么做》栏目曾播放过这样一则片段,在大雪天里,一位演员扮演老人,双手环抱,微弓着身体走在街头,哆嗦地念叨着“真冷啊”,看上去很是狼狈。
过了一会儿,有三个年轻人走了过来,搀扶着老人坐到了椅子上。一个女孩顿了顿,把自己的羽绒服脱下来,不顾老人的阻拦,亲手为老人穿好。“您把袖子也套上,会更暖和点。”
“那你呢?”
“我不冷,一点都不冷。”
“我把你衣服都弄脏了。”
“没事的,您套上吧。”
经过询问,女孩发现老人是走丢的后,一边贴心地为老人理了理头发,一边报警,然后自己缩着手,蜷成一团在旁边蹲坐着,来抵挡漫天的大雪。她时不时扭过头,对老人叮嘱道:“以后出门一定要让别人陪着你出来。”这时,另外一个男孩走了回来,把一杯热牛奶放在老人的手心,“您拿着捂捂手,牛奶里没有加糖,怕您有糖尿病之类的”。接着,又转身走了。再次回来时,他给女孩和老人又递上了两杯热饮,和他们一起等待,直到警察到来,揭开谜底,这原来是个情景实验。
主持人说,节目组本以为在如此严寒的情况下,不会有多少人注意到老人,更没指望多少人停下来。没想到后来,越来越多帮忙的人走了过来,画面甚至都放不下了。主持人深情地总结道:“是什么让他们冒着严寒,陪着老人?是他们自己的良心!”
我对此深以为然。在老家,每到寒冬,路就会被雪封死。但到了早上,门前总会出现一条可以通行的道路,让拄着拐棍的奶奶能放心地踱步去菜场买菜。原来,天还没亮的时候,环卫工人就已经集合出征、撒盐除雪了。这些环卫工人有些身材矮小,有些鬓角已经落上了岁月的雪花,但挥动铁锹和扫帚的力度丝毫不受影响。
我曾端详过他们的手,上面满是冻疮,紫红色的手指枯瘦而粗大,皱纹与鼓起的筋脉赋予了手以黄土高原般破碎、沧桑的视觉张力,狰狞的伤疤则肆意瓜分着掌心与掌背的地盘。指尖处,厚厚的指甲胜似污浊的泥泞,有些人连指甲都只剩一点,甚至指节都少了一段,或是彻底少了一根手指。他们奋力挥着扫帚,脸上的神情虔诚而庄重,喘着白茫茫的粗气,扛起夜色与雪天双重的清寒,掀开一块块沉甸甸的冰雪,从路的东边横推到西边,又从北边势如破竹般挥兵南下,把一整条马路清扫完后,才会脱下手套,哈一口热气搓搓手。
等我们从温暖的被窝里起床,踏出门,我们走过的每一截道路,都有着他们留下的一层层脚印,烙着他们的体温,坚守着使命,继续抵抗着冰雪的重新覆盖。
但雪太大了,有时车辆还是会陷在雪里,这时,交警便会迅速赶来帮忙。朋友曾跟我讲过,某天晚上他在逛街时,看见一位交警正跪在地上,用手刨为车子清理轮前的积雪,然后又到车后面,如莽牛般埋头推车。等车子开走后,交警已经筋疲力尽了,手臂直抖,跪在地上歇了一会儿。趁这时,交警继续用手去推地上的雪,像只虫子般往前拱,硬是推出一条路来。“他可能是觉得,自己清理了一点,路就会好走一点。”朋友说,那时,交警已经无法利索地起身了,要用双手撑着地面,身子撅起,让一条腿跪着,另一条腿先抬起来,用手拄着,再猛地发力,把腿挺直,才能缓缓地站起来,如同一个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在昏黄的灯光下,这一幕被渲染得极为辛酸,让朋友不知不觉间便热泪盈眶。“他知道自己清理的雪微不足道,很快就会被新下的雪填补掉,但有了这份心意,再大的雪都陷不了我们中国人的脚步!”
事实上,无论是老人与女孩,还是我们与环卫工,或是警察与车主,都是互不相识,甚至一生只有这一次碰面的可能,但在零下十几度的雪国里,他们却从不吝啬,绝不用冷漠的形容词去定义陌路人,而是用自己的心跳焐热城市三十七度的温暖。
那些被守护的人们,也并不只会坐享其成。
在街边有家小饭馆,店主是本地人。每到大雪天,他都会贴出告示,为了感谢环卫工人和交警的付出,他们可以来店里免费就餐,并且领取热姜汤。为此,他还把营业时间往前推了一个小时,和环卫工人同时开工,这样就能保证环卫工人来到店里时,不用等待就能吃上热乎的早餐,喝上暖胃的汤水。
虽然老板不接受付款,连价格都不告诉他们,但因为墙上有二维码,交警与环卫工人大多还是会转账过去。“都是应该的”,他这么说,他们也这么说。他们都想为别人的门前、别人的生活扫走几寸积雪,而他们自己门前的雪和瓦上的霜,也都被乡里乡亲们七手八脚地接力着扫去。
“对得起自己的工作,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们如是说。这不是豪言壮志的宣告,只是发自肺腑的吐露,但那一刻,他们的眼神里闪烁着比雪花更纯粹、更透亮的光芒。
这让我想到更广大的“他们”。疫情期间,无数志愿者和医护人员,用雪上的反光清洗疲惫的眼,用对冰雪的怀想给防护服里大汗淋漓的身体降温。天上有多少雪花正在飘落,地上就有多少人正在奔忙。从气象学的角度看,降雪的意义就是使得空气变得清洁。雪花把尘埃颗粒作为凝结核裹挟着,浩浩荡荡地落下,空气便焕然一新,细菌也因此得到清扫。而从比喻的角度,这些雪花落到人间,就变成了奋战一线的战士们,万众一心拉出最坚挺、最严密的防线,把疫情一步步地逼出家园的地平线,还给人间一片清净与安宁。
那些盖着雪花印章的物资、捐款,被雪花润色的驰援口号和誓言,在天寒地冻的世界迸发出了人间烟火最深沉的温暖。平凡而又伟大的逆行者们,穿着一身洁白的防护服,戴上洁白的口罩,走入了洁白无瑕的大雪之中,他们以大无畏的坚守、英勇和奉献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注解。
大雪可以压垮田里的作物,但绝对压不垮泱泱华夏的中华儿女。我们未必有青松挺且直的天赋,但我们有着彼此,有着十几亿颗和我们血脉相同的心脏在热烈、强劲地跳动,在我们的身后,始终有着一面猎猎作响的鲜红的五星红旗。哪怕大雪压过了天空,压垮了岁月,在大地的深处,也会有无数条根须向我们伸来,挽住彼此的臂膀,挺住彼此的脊梁,注入星火与玫瑰的花香。
雪,始终是冷的,但人心,始终是热的,落往人间的雪,便始终是暖暖的。
(作者系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七一客户端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zibang.com/107.html